酒过三巡,气氛愈发热烈。
一位年长的首领站起身,他的声音略带沙哑,却饱含深情:“公爷,我们莽原人虽粗犷,但也懂得感恩。”
“今日能得此归宿,是我们之幸。我代表十二部,向你敬酒,也向大乾敬酒!”
徐骁笑着接过酒杯,一饮而尽,然后紧紧握住那位首领的手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“从今往后,我们同舟共济,共创未来!”聚聚小说
五日之后,莽原十二部派来了使者,带来了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。
这些礼物既有珍贵的药材、稀有的宝石,也有代表他们文化的艺术品,每一件都凝聚着莽原人的心血与诚意。
徐骁亲自带兵,护送这些礼物前往大乾皇都。
皇都之内,元康帝早已得知消息,心中大喜。
他深知这次受降,不仅扩大了大乾的疆域,更巩固了边疆的安宁,是徐骁立下的又一赫赫战功。
于是,他下令在御花园内摆下家宴,亲自迎接徐骁和莽原的使者。
御花园内,花香四溢,灯火辉煌。
元康帝身着龙袍,笑容满面地坐在主位上。
徐骁带着使者步入花园,恭敬地行礼:“陛下,莽原十二部的礼物已带到。”
元康帝示意侍者接过礼物,逐一观赏。每看到一件珍品,他的脸上都露出惊喜之色。
最后,他站起身,走到徐骁面前,亲手为他斟满一杯酒:“徐卿,你为大乾立下了不朽之功。这些礼物,不仅是对你的肯定,更是对莽原十二部的欢迎。来,我们共饮此杯!”
徐骁接过酒杯,与元康帝对视一眼,两人心中都明白,这份和平的来之不易。
他们一饮而尽,然后相视而笑。
家宴的气氛,因此变得更加融洽,元康帝与徐骁畅谈国事,莽原的使者也参与其中,分享着各自的故事与愿景。
夜幕降临,御花园内灯火通明,欢声笑语不断。
这场家宴,不仅是对徐骁,和莽原十二部的庆祝,更是对大乾未来繁荣的美好祝愿。
徐骁站在花园的一角,望着眼前的一切,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期待。
他知道,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只要心中有信念,有勇气,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
当然,他现在更希望将一切,交给自己的儿子。
而莽原十二部的首领们,此刻也在各自的领地上,遥望着皇都的方向。
他们的心中,同样充满了希望与憧憬。
他们知道,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,即便这处于被迫,但是从此他们的子孙后代,将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,与大乾人民,共同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。
就是不确定,这一切,可以持续多久。
未来的日子里,大乾与莽原十二部将携手并进,共同创造出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。
随着夜色渐深,御花园内的家宴,也缓缓落下帷幕。
元康帝与徐骁并肩走出花园,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拉长。
转天清晨,天边初露曙光,徐骁便已整装待发,手中紧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奏疏,那是他此次作战的详细报告。
他踏着轻快的步伐,穿过宫中的长廊,直奔御书房而去。
御书房内,元康帝早已等候多时,一见徐骁进来,便笑着迎了上去,两人之间没有君臣的拘谨,只有兄弟间的亲昵。
“徐骁,你可算是来了,朕等你好一阵子了。”元康帝的话语中,带着几分调侃,却也透着深深的关切。
徐骁笑着行礼,随即将手中的奏疏递上,“陛下,这是此次莽原战事的全部经过,请陛下过目。”
元康帝接过奏疏,仔细翻阅,每翻一页,眉头便舒展一分,显然对徐骁的战绩十分满意。
“徐骁,你果然没让朕失望,莽原十二部的归顺,对大乾来说意义重大。”
元康帝合上奏疏,目光中满是赞赏,“不过,朕听说你昨晚在宴会上,提到了想远渡重洋,去看看徐安?”
徐骁闻言,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柔与担忧,“是的,陛下。徐安那孩子,自从去了西牙之地,便鲜有音讯,我这心里总是放心不下。”
元康帝轻轻拍了拍,徐骁的肩膀,语气中带着几分劝慰,“你我都知道,徐安那孩子聪明伶俐,又有你当年的风范,他定能在西牙之地,闯出一番天地。”
“而且,你现在是大乾的栋梁,国家需要你,莽原新归,诸多事宜还需你坐镇。”
徐骁苦笑一声,自嘲道:“陛下说的是,是我关心则乱了。”
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,也明白元康帝的担忧,并非无的放矢。
徐安虽是他的心头肉,但大乾的安危,更是他身为武将的使命。
“徐骁,你放心,朕会派人暗中关注徐安的情况,一旦有消息,定会第一时间告知你。”元康帝的承诺,让徐骁心中稍感宽慰。
他再次行礼,告辞皇帝,转身离开了御书房。
望着徐骁离去的背影,元康帝的眼中闪过,一丝复杂的情绪。
他知道,徐骁虽然表面上接受了他的劝慰,但心中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。
然而,作为一国之君,他必须考虑大局,不能因私废公。
元康帝回到御书房内,沉思片刻后,大声唤道:“陈貂寺!”
大总管陈貂寺闻声而入,恭敬地站在一旁,等待皇帝的旨意。
“传旨臣公,即刻抽调人手,组建莽原都护府。”
元康帝的声音,沉稳而有力,“莽原新归,事务繁多,必须有一个得力之人坐镇。”
陈貂寺领命而去,不久,朝廷上下便得知了这一消息。
群臣议论纷纷,对于莽原都护府的人选,各有看法。
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,和多方重臣的推荐,最终,三十七岁的刘长民脱颖而出,被任命为莽原都护府的都护。
而九进出身的苏立山,则因其丰富的行政经验,和敏锐的洞察力,被任命为副都护,协助刘长民处理都护府事宜。
刘长民与苏立山,两人虽同为朝廷重臣,但在治理理念上,却有着不小的差异。
刘长民主张稳健,认为应先稳固莽原的治安,再逐步发展经济;m.nkqrjj.com
而苏立山则更倾向于开放,认为应该立即开通贸易,促进莽原与内地的经济交流。
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,在莽原都护府成立之初,便埋下了冲突的种子。
张阿伟嘿嘿笑道,明明很欠揍的表情却还要努力装做一本正经,丝毫不介意陈牧的鄙视。
酒馆内灯火昏暗。
坐在对面的陈牧,此时却是一副精神恍惚的模样。
聚聚小说